品酒班提升品味?
- Anty Fung
- Jun 24, 2013
- 2 min read
上周跟CosmoGirl的主編Joven Mak談到一些香港女生參加品酒活動,打算一石二鳥,一為提昇個人品味,增加個人吸引力,二為擴闊生活圈子,同時物色有品味的異性「筍盤」。
坊間有許多「推廣葡萄酒文化」的品酒班,推廣角度多包括「提升個人品味」,自是凝聚了一班相信學會品酒便能提高生活品味的善男信女。然而,大部分品酒班多着重教授基本的品酒技巧、各個酒區的特點和酒風、葡萄酒的常見味道及聞香等,葡萄酒和品味拉上關係,那關係體現在哪裏?「品味」真的能從學習「New Zealand Sauvignon Blanc 帶草青味」等培養出來嗎?
靠品酒班提高品味,我請各位姊妹停一停,想一想,「品味」究竟是甚麼?
「品味」是一個在潛意識讓人產生好感的詞語。在最基本的層面,泛指一個人懂得一些富有文化背景、多樣化和帶複雜性的事物,那事物成就一種公認的「美感」。所以,懂得音樂、藝術、文學或葡萄酒的人,常被視為「有品味」的人。然而,如果「品味」純粹指一個人特別有學問的話,那跟「書呆子」或「百事通」有啥分別?
個人覺得,「品味」除了需要能耐和興趣去學習外,更在乎一個人有願意分享的心態。「深入」跟同儕同研所好的同時,能夠「淺出」跟泛輩清楚生動地解釋一己所好之物;深入淺出,是分享的精髓。分享並不只是一種活動,拿一瓶好酒出來,跟友好分享自己的感受及評價,重點不在自我炫耀。品味需要廣闊的胸襟,是一種生活態度。
各位參加品酒活動希望物色The One的姐妹,請小心那位眉飛色舞地數說他曾喝過的Fine Wine的風騷男,或豪擲千金買瓶貴價酒來炫富的小生。品味,看重學問,在乎分享,但最重要的,是謙遜的把以上的表現出來。在品酒活動中結識朋友,留意那個沒怎麼說話,但認真試酒的人。他未必是真命天子,但至少是一個當朋友不錯的材料。
Photo Credit: www.townwalk.co.uk
Comments